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在中國,神權為何永遠無法凌駕皇權?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中國歷史長河中,皇帝的頭頂沒有神明,身後也不靠教宗。權力始終集中於宮廷,而非廟堂。與西方不同,別國的國王敬畏神權,中國皇帝卻讓神聽命。這正是中國王權得以千年不散、政體長久穩定的關鍵:神權永遠無法壓制王權,皇權始終是一切制度的核心。


皇帝壓著神仙走:王權自建國起的制度設計

早在秦朝統一六國前,中國已有完整的神祇體系。然而,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建立帝制,廢除“封神”傳統,不設國家宗教,也沒有宗教教會。他自稱始皇帝,靠國家自封而非神明授權。


到了西漢,皇權對思想的控制更上層樓。漢武帝劉徹於西元前136年宣布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,將儒家思想定為國家正統。這不只是選擇一個學派,而是確立原則:國家思想統一,信仰不得割據,宗教只能在政權框架下活動。



漢武帝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,宗教只能在政權框架下活動。(圖/《漢武大帝》劇照)




中國,神權永遠無法壓制王權,皇權始終是一切制度的核心。(圖/翻攝自百度百科)

中國政教結構與歐洲迥異

在中世紀的歐洲,教宗能罷黜國王,神權凌駕王權。然而中國不同:皇帝不需宗教背書,他的“天子”身份來自抽象的天命,而非人格化神明。制度上,宗教勢力無法凌駕國家權力,這種設計從秦漢延續至清末,成為中央集權持久穩定的基礎。


一紙詔書毀四千寺:會昌滅佛的政治與財政邏輯

唐武宗李炎在845年下令“會昌滅佛”,全國廢佛寺4600餘所,強制還俗僧尼26萬人,收回土地與財產。這並非單純排斥佛教,而是為了切斷宗教對財政、土地與勞動力的控制。

佛教寺院曾掌握龐大資源,僧人數量在洛陽就超萬人,占城市勞動力三分之一。寺院不納稅、不服役,甚至經營商業和放貸,成為實際的經濟體。會昌滅佛不僅解決財政壓力,更再次確立皇權在宗教之上的地位。

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.0028 秒